期刊简介
本刊是由湖南省卫生厅主管,湖南省中医药学会、湖南省中医管理局主办的综合性中医药学术期刊。是湖南省医药类学术期刊中唯一的"十佳科技期刊"、"湖南省一级期刊,",并被定为"中国学术期刊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"。 本刊以宣传党的中医政策、法规、报道中医药学术、科技成果情报、信息、动态、决策为办刊宗旨,面向广大医药人员。
点击详情 >主管单位: 湖南省卫生厅
主办单位: 湖南省中医药学会;湖南省中医管理局
出版部门: 《中医药导报杂志》编辑部
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: ISSN 1672-951X
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: CN 43-1446/R
邮发代号: 42-144
出版周期 月刊
创刊时间 1995
出版地区 湖南
出版地区 湖南
订购价格 465.00
杂志荣誉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
电子信箱: mlunwen@163.com或mlunwen@126.com
往期目录
-
2001
-
2002
-
2003
-
2004
-
2005
-
2006
-
2007
-
2008
-
2009
-
2010
-
2011
-
2012
-
2013
-
2014
-
2015
-
2016
-
2017
-
2018

- 杂志名称:中医药导报杂志
- 主管单位:湖南省卫生厅
- 主办单位:湖南省中医药学会;湖南省中医管理局
- 国际刊号:1672-951X
- 国内刊号:43-1446/R
- 出版周期:月刊
-
中美中药概念差与译差
经常见到:某某中药被美国FDA批准上市.对这句话中国人与美国人的理解不相同.此“药”非彼药.在美国“中药”不是“药”.1美国对食物和药物的概念认识FDA(TheUSFoodandDrugAdministration),美国食品与药品管理局,管理食品和药品的官方机构.吃的东西在美国只分两类:食物,药物.......
作者:王伊明 刊期: 2016- 14
-
论《伤寒论》中“厥”之本意
张仲景对于厥的定义只有“凡厥者,阴阳气不相顺接,便为厥”.而宋版原文337条:“凡厥者,阴阳气不相顺接,便为厥.厥者,手足逆冷是也.”其对于厥的论述容易对后学者产生误导,认为厥=手足逆冷.而如果按照仲景原文的解释就不会出现此问题.事实上厥的含义远远不是单独的“手足冷”,厥的症状包含了:脉动数、手足冷、少气、发热、其面戴阳.厥的病机为:肾气不足、气血衰少、阳气亏损.......
作者:王明炯;陈艳 刊期: 2016- 14
-
《伤寒杂病论》常变思维初探
《伤寒杂病论》全面贯穿运用了常变思维.本文结合常变思维的含义,认为该书中发病传变、诊断疾病、治疗病证、鉴别诊断、选方用药及预后转归等方面皆与常变思维密切相关.常变思维可助医者更好的处理一般性与特殊性、原则性与灵活性的关系,对当今临床准确的辨证论治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.......
作者:张成明;刘力;田丙坤;隆靖 刊期: 2016- 14
-
探析《伤寒论》治六经病呕吐之用药规律
以《伤寒论》六经病证为主线,结合呕吐有关条文,通过总结和分析仲景治疗呕吐的组方用药规律,为临证施治提供清晰的组方用药思路.《伤寒论》辨证用药严谨、考究,临证用药时审证求因,辨别寒热虚实、阴阳真假,四诊、脉证合参,“观其脉证,知犯何逆,随证治之”.......
作者:陈琦;李绍旦;杨明会 刊期: 2016- 14
-
《伤寒论》针灸治疗特点初探
整理分析《伤寒论》有关针灸的条文,初步探讨《伤寒论》中针灸治疗疾病的特点:阳证宜针不宜灸,阴证宜灸不宜针;针刺未病先防;针药并用治疗疾病.......
作者:曾东杰;何灵玲;梁凤连 刊期: 2016- 14
动态资讯
- 1 许小凤教授中西医结合治疗功能性下丘脑闭经致不孕1例
- 2 肾特灵组方配合西药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48例临床观察
- 3 手术室消毒灭菌监测与医院感染控制
- 4 接受理论视角下《黄帝内经》3个英译本的问卷调查分析研究
- 5 疏肝泻火法治疗青春期肝经郁火型多囊卵巢综合征22例
- 6 难治性高血压患者脉压与尿微量蛋白的相关性及中药干预疗效观察
- 7 HPLC法测定灵仙跌打片中齐墩果酸的含量
- 8 曾斌芳教授运用当归芍药散临床经验举隅
- 9 论肾虚血瘀与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关系
- 10 背俞功能带刮痧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的临床观察
- 11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心力衰竭55例临床疗效观察
- 12 杨梅素对小鼠脾淋巴细胞和腹腔巨噬细胞增殖的影响
- 13 三黄升白汤防治化疗后白细胞减少症45例临床观察
- 14 扶正抗癌合剂联合卡培他滨治疗31例晚期胃癌临床观察
- 15 α-细辛脑-羟丙基β-环糊精包合物的制备
- 16 气囊颈枕式后伸牵引配合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
- 17 补血升乳口服液对产后缺乳大鼠的治疗作用
- 18 中西医结合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209例疗效观察
- 19 楝栀口服液质量标准研究
- 20 李永峰教授“九六补泻法”在针灸临床中的运用